十年前,躺在病榻上的钱学森先生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一道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自此,该问题就成为中国教育界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为解惑“钱学森之问”,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10月10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谢礼立院士应邀来我校作“直面“钱学森之问”,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之思考”专题报告。我校研究生导师、学部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研究生院领导、研究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吉礼主持。
谢礼立院士首先分享了自己对“钱学森之问”的认识,指出“钱学森之问”不是“问”,而是明明白白的结论,其实质是对国家急需大师级人才、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堪忧和焦虑。由此分析了大师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要营造一个刻苦学习、痴迷钻研、自由争辩、渴求真理、持之以恒的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也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环境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学术雾霾”问题。
随后,谢礼立院士从研究生、导师、高校、社会以及国家等层面,结合自身多年对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的深入思考及体会,深入细致地讲述了高校怎样营造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怎样培养优秀的大师潜质人才等问题。首先,要从国家、高校、导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厘清了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分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培养目标上的根本区别,指出本科生培养重在“独立学习能力”,关键要提高基础理论水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会兴趣的培养,而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重在“自主研究能力”,要加强系统的科研训练、严密的科学思维、高度的智慧水平;进而指出,培养高端人才、特别是大师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从培养“智力型”人才向培养“智慧型”人才过渡,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其次,研究生培养要自始至终启发学生意愿,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能力;要启发学生自觉接受培养目标,认清目标。在博士生培养上,导师要让学生认清自己博士学位工作的“博士点”,也就是能掌握和解决使自己达到学位水平的论文“难点”。强调阅读文献是研究生的重要修炼内容,提出了“精读文献100篇,无师自通能科研!”的观点。第三,论文选题至关重要,要坚持让学生参与选题的全过程。第四,要培养研究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反映了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逻辑能力、反映问题的能力、概括和总结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多开研讨会,多参加学术会议等方法充分锻炼。第五,要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第六,导师和学生要互相敬重,互有信心;师生之间要传递正能量和谐能量。谢礼立院士认为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不但能形成正能量,甚至还能产生谐振,形成超越正常能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谐振能量,推动创新和发展。
最后,谢礼立院士强调研究生培养是学生、老师、高校、国家、全民利益的交集。研究生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生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要花大力气挖掘优质生源,抓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并祝愿大工在营造优良学术生态环境和培养高水平人才上做出新成绩、新贡献!
谢礼立院士精彩的报告引起在场师生的一致共鸣和强烈反响,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纷纷就所关心的问题向谢礼立院士提问,谢院士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解答了各位师生的提问。
谢礼立院士概况:谢礼立院士是国际地震、防灾、减灾工程领域开创型和引领型的大师,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了“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统一抗震设计谱”、“广义概念设计”、“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土木工程灾害”等理论和技术方法,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国家推荐标准—《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2004年颁布)。谢院士曾连续9年被联合国两任秘书长聘为联合国国际特设专家组专家和联合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被选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副主席、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曾连续13年担任“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实行主席,这是国际地震学组织成立100多年以来,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从事工程领域研究的科学家被选为该组织的实行主席。2008年在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谢院士当选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的终身名誉理事,这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和终身荣誉,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被该国际学术组织选为名誉理事的唯一中国学者。谢院士曾先后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最高奖和哈尔滨市市长特别奖。